润泽红色气质,培育时代新人。4月24日,狮山实验学校以艺术之名汇聚艺术家,共同开启第六届艺术节的华彩篇章,通过书法美术展览、才艺汇演等系列活动,打造“人人参与、班班精彩、全校绽放”的艺术盛宴。
广东艺术家红色情景剧研讨会活动同时举行,多名艺术行业大咖建言献策,希望打造成为可借鉴、可传播、具有影响力的红色美育范式。

狮山实验学校第六届艺术节开幕。
学子奏响艺术最强音
“红色气质”美育浸润生动诠释
随着指挥棒的挥舞,狮子王管乐团的少年们开始奏响艺术节的第一个强音。跃动的旋律在琴键上起舞,各种乐器演奏出丰富多变的音色,让现场观众一下子沉浸在音乐的美妙当中。少年们用音符绘就了狮山实验的艺术图腾,2024年广东音乐邀请赛金奖是他们用才华铸就的勋章。

狮子王管乐团表演。
随后,狮山实验舞蹈专训队带来的表演《狮实鼓韵》,将力量与韵律熔铸成震撼人心的美感。武术专训队带来的表演《雄狮少年》气贯长虹,狮实武术队在2024年全国咏春大赛获得7金4银,在粤港澳春晚表演《武术少年》惊艳四方,学校运动健将更以旗操亮相中超联赛开幕式,让中华武魂闪耀央视荧屏。

舞蹈专训队带来表演《狮实鼓韵》。

武术专训队带来表演《雄狮少年》。
旋转、跳跃、托举,狮实啦啦操队活力四射,以昂扬之姿,舞动新时代少年的无限可能。狮实啦啦操队还曾经获得全国冠军、省级大满贯、市区赛事摘金夺银的优异成绩,这支队伍以汗水诠释青春活力。

狮实啦啦操队活力四射。
“红狮”合唱团带来合唱歌曲《成长》,作为广东省优秀合唱团称号的获得者,南海区特等奖的荣耀承载者,从《星途之星》银奖到中国音乐小金钟展演,他们用纯净歌声传递家国情怀,让美育之花在红色土壤中粲然盛放。

“红狮”合唱团带来合唱歌曲《成长》。
本届艺术节开幕式还邀请了广东艺术职业学院舞蹈学院带来独舞《少年聂耳》,让孩子们跟随舞者的身影,重回烽火年代,感受艺术与信仰交织的磅礴力量!

独舞《少年聂耳》。
在这个舞台和这片教育的热土上,管弦激荡奏响的是青春的华章,鼓韵铿锵彰显的是少年的意气,武术雄风弘扬的是民族的精魂。这一场艺术盛宴,正是狮山实验学校全场域、全育人“两全其美”美育浸润的生动诠释。
狮山实验学校校长许贤苏表示,希望以本届艺术节为契机,通过开展艺术节系列活动,共同营造“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让每一位狮实学子都能在美育浸润中,成长为有审美力、有创造力、有自信力的新时代气质少年,让学生的卓越气质精彩绽放!

狮山实验学校校长许贤苏致辞。
整合优质艺术资源
“红色气质”美育注入专业力量
当天的重磅消息当属狮山实验学校与广东省影视文化促进会正式签订战略框架协议。这一合作将充分整合优质艺术资源,为狮山实验“红色气质”美育注入专业力量,让影视艺术与校园文化深度交融,共同培育新时代的艺术英才。未来,双方将共同打造红色美育实践基地,引入影视名家讲堂,开发特色艺术课程,让学子在光影艺术中感悟家国情怀,在文化浸润中铸就卓越品格。
随后,广东省影视文化促进会授予狮山实验学校人工智能红色文化科普教育基地、红色微短剧科普教育基地牌匾。熠熠生辉的牌匾,标志着省级专业力量与基础教育深度交融。

揭牌仪式。
马不停蹄,许贤苏为李仁义、禤智红、张海洋、郭小龙、余伟雄、谢子威等6位艺术家颁发“狮山实验学校艺术教育顾问”聘书。一纸聘书,千钧重托,它凝聚着学校对专业引领的期待,亦承载着对艺术扎根校园的深情守望。

狮实为6位艺术家颁发“狮山实验学校艺术教育顾问”聘书。
看了狮实气质学子的精彩表演后,广东省影视文化促进会创会会长、狮实艺术教育顾问张海洋感慨好像回到了孩童时期:“今天我深深地为狮实的气质教育成果特别是‘红色气质’特色所感动,希望我们的到来能为艺术教育助力,让学校结出更多的艺术硕果,培养更多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广东省影视文化促进会创会会长、狮实艺术教育顾问张海洋讲话。
狮山镇副镇长刘宇君也被狮实的教育成果震撼:“我很感动,从观看表演中深深地体悟到管弦乐队对每一个音符的执着追求,武术队员对每一个动作日复一日的训练,啦啦操队员舞台上的闪亮演出。艺术是需要长期浸润的,气质教育念念不忘为每一位学生点一盏灯,必有回响,从狮实可以看到狮山教育这颗璀璨的湾区教育明珠的缩影。”

狮山镇副镇长刘宇君讲话。
广东话剧院原院长李仁义也为狮实“红色气质”特色点赞,向学校赠送个人书法作品“润泽红色气质,培育时代新人”。

广东话剧院原院长李仁义赠送书法作品。
两年美育大检阅
“红色气质”赓续精神血脉
看过一场艺术表演之后,众人移步757艺术长廊见证另一场艺术盛宴。正值狮山实验学校第六届艺术节启动之际,也迎来了第三届757艺术双年展开幕。

艺术双年展开幕。
本次双年展以“‘两全其美’育新人,卓越气质竞绽放”为主题,分为“红色气质作品”、“气质璜溪”工作坊美育成果展、“《風起青蘋》袁海枫书法展”三大系列,涵盖近千幅学生作品,以工作坊形式和互动装置进行展示,灵活多样。展览将会从4月24日到5月20日,这是狮山实验学校近两年美育的一次大检阅。
“气质璜溪”美育工作坊展,展现了狮山实验学校757艺术区以学校一河之隔的璜溪古村为美育实践研究基地,将两年的研究成果呈现在本次大型美育展中。八大工作坊共展示了璜溪古村的《水墨璜溪》《璜溪集市》《璜溪华侨家书》《璜溪新时代》《璜溪农家乐》等18个项目美育成果。

美育成果展示。
《風起青蘋》袁海枫书法展共展出近70幅优秀书法作品,体现了狮山实验学校在普及个性化美育基础上,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进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成果。
袁海枫同学是狮实培养的卓越气质学生。“书法的学习是我艺术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部分,幸运的是在学校浓厚艺术氛围的熏陶下,我在其他艺术领域也有所涉猎并获得成长。”袁海枫表示,学校的美术、音乐老师在他身上发掘了更多的潜能,他不仅参加了校合唱队,也拥有了几首属于自己的原创单曲,今年还拥有了一首与他同名的原创单曲及MV《海风》,“这让我在艺术创作和表演方面有了全新的体验和进步,艺术成为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感谢能在狮山实验学校‘有气质,更卓越’的办学理念下尽情享受自我成长的喜悦,更感谢学校为我提供了一个个展现自我的优质平台。”

袁海枫同学分享狮实学习故事。
的确,狮实在培养卓越气质少年上不遗余力,为学子提供了许多个性化的平台。袁海枫同学也是学校“757艺术中心”培养的优秀学子。狮山实验学校自2019年开办,六载深耕,“757艺术中心”成为品牌工作坊之一,举办市区级教研、展览等大型活动十多场。学校还被评为岭南少儿版画教育示范学校、岭南少儿版画教育理事单位、佛山市陶艺特色学校、佛山市优秀传统文化版画传承学校。学生版画登上《中国中小学美术》杂志封面,26位学生共同创作的《璜溪上河图》版画被佛山市教育局、中国版画博物馆收藏。
狮山实验学校副校长赵婕妤表示,狮实以“璜溪古韵”浸润诗意童年,让一河之隔的八百年古村,成为流淌在课堂里的《水墨璜溪》、镌刻于陶泥中的《华侨家书》。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我们要将“人生艺术化,艺术人生化”,狮实正是在实践。“在狮实,美育不是阳春白雪的独白,而是可以浸润每一位学生五育融合的交响!”

狮山实验学校副校长赵婕妤讲话。
大咖把脉定向红色情景剧
培养具有中国心、红色魂的新时代气质少年
狮山实验学校建校6年来,一直大力打造“红色气质”党建品牌和“红色气质”德育品牌,获得了广东省基础教育党建工作示范校,“红色气质”德育课题申报成为2024年广东省中小学德育重点课题。作为一所以“培养学生心中不仅有清华,更要有中华”为使命的学校,狮实始终将红色文化传承视为育人的重要载体,红色气质俨然深耕于每一位师生的血脉中。
当前,学校通过打造“红色气质”德育品牌,已经开展了系列丰富并具备一定影响力的红色项目,但是影响力、传播力等还不够。因此,红色情景剧的设想应运而生。

红色情景剧研讨会。
为持续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传承红色基因,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与创新精神,培养具有中国心、红色魂的新时代气质少年,狮实聚集众多艺术行业大咖共同探讨红色情景剧的构想,期待这部作品能成为展现广东红色文化传承的窗口,为全省中小学提供可借鉴的红色美育范式。

艺术行业大咖共同探讨红色情景剧。
尽管红色精神在学生中的理解和应用较为枯燥,但是通过角色扮演、历史重现和情感共鸣,可以让红色精神更加具象化和可视化。会上,大咖艺术家畅所欲言,凭借自己多年的艺术经验,为红色情景剧的打造建言献策。
狮山镇文体旅游服务中心副主任李华丽认为南海的红色基因沉淀丰富,南海故事值得深入挖掘,红色情景剧的故事灵感可以从中获取。重要的是如何在一场情景剧的时间里让观众理解其中的红色精神,同时她也强调了时间主线的重要性,特别是以历史剧为主题的情况下。此外,编剧、演员的角色分工,创作过程如何确定规模等还需要仔细斟酌。
著名舞台、影视表演艺术家禤智红在探讨中也提出了一些建议:这场情景剧在故事选择上要有主次之分,突出闪光点,剧本需要经过党史专家们的论证,演出前孩子们需要到革命旧址实地体验革命精神,感悟英雄情怀。
“红色情景剧可以改造孩子们的世界观,让孩子们从小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广东话剧院原院长李仁义认为,红色情景剧的创作要与孩子们的生活相关,可以将学校的旗操、武术、鼓舞、啦啦操、管乐、合唱、舞蹈、朗诵、古筝、书法等专训队元素融入表演,让孩子们演好革命故事,争做时代新人。
文/图 南海融媒记者 方婷
通讯员 肖坚 林嘉颖
相关文章:
狮山实验学校奏响艺术最强音,展示“红色气质”美育成果,打造红色美育实践基地04-25
千阳县文化馆:多彩艺术课点亮群众文化生活04-25
石榴花开映锡林|锡林浩特:开展多元化特色课程 助特殊儿童全面成长04-25
沣东新城车辆小学青年教师专业素养展示活动04-25
汉江师范学院与丹江口市思源实验学校座谈交流 共谋合作新篇章04-24
杭州龚自珍纪念馆举办“龚馆问箫”活动 探讨文人精神与洞箫艺术传承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