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中国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登顶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同时位居全球影史票房榜第5名,令世界人民感受到中国动画、中国故事和中国文化的魅力。而在中国电建集团核电工程有限公司,也有一批怀揣梦想的年轻人,带着青春的朝气与热忱,如同脚踩风火轮的“电建哪吒”,开启了属于自己的海外新征程。

工作中的张一鸣
逐光奋进的张一鸣
2024年的仲夏,骄阳似火,满怀着憧憬与期待,张一鸣踏入了中电建核电公司的大门,正式成为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在为期14天的新员工入职培训中,他沉浸式地领略了公司深厚的文化底蕴、不平凡的发展历程,更感受到了和谐融洽的团队氛围,这一切都让他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与无限期待。
培训结束后,张一鸣来到公司山东菏泽大唐郓城项目进行实习。期间,张一鸣深入学习并掌握了电站的基本原理、技术标准以及施工安全的核心要点。他深刻认识到,电力建设是为社会源源不断输送稳定电力的关键命脉,承载着重要的社会责任。
11月中旬,根据公司的安排,张一鸣来到了印尼金光IKK工业园区项目部,投身于经营与开发工作。国外项目的工作需要应对来自不同国家、多元文化和复杂环境带来的诸多挑战。从初步接触项目资料,到与领导、同事们的日常交流协作,他深切感受到整个部门运作的严谨细致,对每一个细节都精益求精。这让他明白,国际化工作不只是简单的任务执行,更是思维模式的转变和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张一鸣说:回首入职以来的点点滴滴,我收获满满。未来的道路还很漫长,我将心怀感恩,脚踏实地,以积极乐观的态度迎接每一个挑战,全力以赴为公司的蓬勃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在这片广阔的舞台上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工作中的梁祥辉
逐梦国际的梁祥辉
2024年7月,梁祥辉告别美丽的大学校园,光荣地成为中电建核电公司中的一员,开启了人生全新的职业篇章。初入职场,公司精心筹备的系统授课,如同一把钥匙,为他打开了理解岗位职责的大门。培训内容丰富多元,既有干货满满的专业知识讲座,又有充满活力的素质拓展与文体活动,为新员工全面提升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按下了“加速键”。
8月1日,梁祥辉怀揣着期待,踏上前往山东菏泽郓城大唐郓城项目部的列车。抵达后,项目部领导安排他在经营管理部进行系统学习。部门主任从清单报价、工程概算定额,再到分包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讲解与实操演练。在这段充实的学习时光里,梁祥辉对公司的基本业务流程和专业能力要求有了更为透彻的理解,为他后续的工作筑牢了根基。
两个月的实习生活结束后,10月份,梁祥辉来到塞尔维亚,投身于贝尔格莱德供热管道项目的建设。尽管在出发前,已对项目及生活环境有所了解,但当真正置身于这片陌生的土地,面对截然不同的文化和工作环境时,扑面而来的挑战仍让他一时有些应接不暇。
从协调项目资源到履约索赔、从人际沟通到投标报价、从如何应对突发情况到如何确保项目进度,这些经历不仅拓展了梁祥辉的视野,更增强了他面对挑战的信心与能力。在海外工作的日子里,梁祥辉深切体会到国际项目建设的艰难险阻,也为自己能参与其中,为推动公司海外事业发展贡献力量而深感自豪。

工作中的林东浩(右前)
勇往直前的林东浩
初到津巴布韦,林东浩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语言和文化差异。尽管在学校里学习了基本的英语,但实际运用起来还是感到吃力。津巴布韦的多元文化环境让他意识到,尊重和理解当地文化的重要性。通过与同事的日常交流,他逐渐学会了如何在工作中有效地沟通。
在专业能力方面,林东浩通过参加新项目的讨论会,深刻体会到项目管理需要高度的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特别是在面对突发状况时更需要迅速做出决策并调整计划。
津巴布韦的生活丰富多彩,但也充满挑战。在津巴布韦工作期间,林东浩逐渐适应了当地的饮食习惯,也体验了不同的文化活动。这些经历让他更加开放和包容,也让他认识到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是多么重要。
回顾入职以来在津巴布韦的工作经历,林东浩感到自己收获颇丰。“我不仅提升了自己的专业技能,也增强了跨文化沟通能力。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寻找机遇,解决问题。这段经历将成为我职业生涯中宝贵的财富,也将激励我在未来的工作中不断前行。”

工作中的刘浩瀚
无所畏惧的刘浩瀚
在中电建核电公司济南章丘热电项目实习期间,刘浩瀚被分配到了电仪专业。在电仪专业实习过程中,刘浩瀚学会了如何开取发电票,以及现场看图纸,统计剩余电缆数量,建立电缆excel表格,以及报货取货的一系列流程。通过这三个月的电仪实习,让他大致了解了电仪的工作范围,以及所需要的资料文件。
三个月实习期后,刘浩瀚被调往印尼锦江氧化铝厂项目,对于刚入职的新员工来说既是一次机遇也是一次挑战。由于是第一次接触经营管理财务方面的东西,许多东西都不会,在经过前辈的指导下,他学会了如何进行提单,对上结算,以及分包商对下结算,如何计算结算金额,税额以及换算本币,扣款,应付金额等。这一流程刚开始不太熟悉总是出错,后来多次提单练习之后,操作也更加熟练,原先提一单半个多小时,到现在几分钟就能提下一单。
来到公司的几个月,刘浩瀚感慨很多:“半年的工作经历不仅让我在专业知识和技能上得到了提升,更重要的是让我对核电行业的经营管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感悟。这段经历将成为我职业生涯中宝贵的财富,激励我在未来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为核电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中电建核电公司,像张一鸣、梁祥辉、林东浩、刘浩瀚这样的青年员工还有很多,他们怀揣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在各自的岗位上拼搏奋进。他们是中国电建的新生力量,承载着电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相信他们将在电建的广阔天地中,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智慧之我,书写电建青年独有的“海外传奇”。(董卫强 杨毅)
相关文章:
读报告 看亮点(二) 大埔:坚持抓项目 扩投资 发展基础更加坚实04-04
珠江流域部分地区或出现大范围降雨04-04
养护项目监管“全覆盖”,泰安交通:已对今年首条开工项目开展质量安全监督交底和检查04-04
法治力量护航水利工程——市水利局开展《水利工程用地政策法规》专项培训04-03
一肩担起五口家,廿载坚守传孝义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