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考县种粮大户郭永存:盐碱地上践行“永不言败”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4 09:43:00    

河南日报社三农全媒体中心记者 焦宏昌 通讯员李金雷

4月9日,春风和煦,河南日报三农全媒体中心记者一行来到兰考县葡萄架乡赵垛楼村,在农田里见到了种粮大户郭永存,58岁的他,个子不高,偏瘦,但眼神中透露出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让人印象深刻。

郭永存承包的一千二百亩土地全都是盐碱地。从2021年的五百多亩,到后来又增加了五百多亩,他用自己的双手,在这片几乎长不成庄稼的地上书写着丰收的希望。经过三年的土地改良,原来每亩只能收几百斤小麦,2024年达到每亩一千多斤。而今天,还有五百亩土地正在改良中,他选择了种植菜籽,预计收获量将达到十万斤,出油率约三百五十斤左右。

面对记者的提问,为何年近六旬还要选择如此艰辛的种粮之路,郭永存打开了话匣子。他告诉记者,自己88年就开始在新疆包地种粮食,那边的土地也是盐碱性严重。后来,因为眼底神经坏死,他不得不回到了兰考老家。但是,对土地的那份深情和执着,让他无法割舍。

“我有种地的经验,对土地有感情,家里人也支持我。”郭永存说,“原来承包这地的时候,几乎没有收成,这三年来都是亏损状态。光农田基础设施设备就投入了一百多万,包括植保机、井、水泵、电、喷灌、拖拉机等。但是我没有放弃,因为我知道,只要土地改良好了,就一定能有好收成。”

记者看到,在郭永存的农田里,一台台植保机正在忙碌地作业,喷洒着农药;一条条喷灌,清澈的水流源源不断地涌出,滋润着这片干渴的土地。郭永存告诉记者,这些都是他这三年来的心血和投入。

当记者问及这三年来的具体经历时,郭永存陷入了沉思。他回忆起刚开始承包这片盐碱地时,土地贫瘠,几乎长不出什么庄稼。他尝试着种植各种作物,但收成总是寥寥无几。有时候,甚至连种子和化肥的成本都收不回来。

“那时候,压力很大,很多人都劝我放弃。”郭永存说,“但是,我就是想证明给他们看,盐碱地也能变成良田。我每天都守在田地里,观察着作物的生长情况,调整着施肥和灌溉的方案。有时候,一忙就是一整天,连饭都顾不上吃。”

郭永存的坚持和努力得到了各级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今年五月底左右,农田周边建设,路会修好了,河渠也挖通了,还建了三座桥。这些基础设施的完善,为他的种地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政府的支持给了我很大的信心。”郭永存说,“我知道,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有政府在后面支持我,我有什么可怕的呢?”

在采访中,郭永存的一句话让记者印象深刻:“永不言败,只要不死,就往死干。”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坚定的信念和决心,也体现了赵垛楼村传承的焦裕禄精神——那种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干劲。

如今,郭永存的农田已经焕发出了勃勃生机。小麦长得茁壮有力,菜籽也即将迎来丰收。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盐碱地也能变成良田,只要用心去做,就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郭永存的故事,是兰考县农民朋友勇于面对挑战、用智慧和汗水书写丰收篇章的生动写照。他的坚持和努力,不仅为自己带来了希望,也为赵垛楼村的村民们树立了榜样。在盐碱地上,他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永不言败”的精神,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相关文章:

以戏剧为笔 绘教育新篇04-14

拥抱四月话读书04-14

地碱蓬回来了!黄河口湿地修复让世界惊叹 | 行走黄河04-14

南阳人文丨一对拐杖,一把吉他,一颗热爱音乐的心 歌手苏楠——魅力南阳,我愿歌之!04-14

8个月大的儿子,冒出一对卖保健品的“爹妈”?真妈抗议被说成同行恶意诋毁04-14

兰考县种粮大户郭永存:盐碱地上践行“永不言败”04-14

时政Vlog丨五星红旗飘扬 越南欢迎好兄弟到访04-14

杨天真称每一任男友都找她借过钱,网友:天真姐好勇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