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南雄市:向“绿”而行,深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2 15:35:00    

近年来,韶关南雄市积极推进“无废城市”建设,聚焦工业、农业、生活等重点领域,大力提升固体废物治理水平,强化利用处置能力,提升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让绿色成为南雄高质量发展的最美底色。

南雄市生活垃圾终端智能分类处理项目现场

在南雄市生活垃圾终端智能分类处理项目现场,工人们正抢抓工期,加紧项目施工建设。该项目位于全安镇苍石村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内,用地26亩,总投资2.5亿元,拟建设“一备一用”两条精准分类系统及8条深加工生产线,具备一套完整的无废静脉循环处理技术系统,可实现对生活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理。当前项目进度建设已达95%,设备正处于运转调试阶段,预计4月中下旬正式投入运营。

“一条生产线年处理量大概在18万吨,我们是可以分类到20种以上的单一物料,各种物料的纯度在95%左右,达到资源再生所需要的程度,也设置了对分类后物料的新加工,避免二次污染。”南雄励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 江广机说道。

坚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是“无废城市”建设的应有之义。位于南雄高新区的南雄市绿炭再生资源有限公司,4条生产线正开足马力运行。该公司是一家具有供炭、换炭、收炭一站式服务能力的活性炭行业领先企业,废活性炭年处理能力达到2万吨。南雄高新区作为该市精细化工、新材料制造等产业的重要基地,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活性炭,经南雄市绿炭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处理后,将得到有效的资源化利用。

“原有的废活性炭是通过焚烧填埋的方式处理,现在通过再生利用的方式,可以解决废活性炭的出路,降低VOC的排放,减少焚烧和填埋的量,减少对土地资源的浪费,达到环保的效果。”南雄市绿炭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总经理石波告诉笔者。

此外,该市还配套建设了南雄高新区危废收集中转中心,通过利用数据化、信息化、智慧化手段整体提升危废监管能力。据悉,该中心收集、分类、暂存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危险废物至暂存仓,当暂存仓的危废达到一定量时,便经过严格的规范流程手续运输至处置公司进行处置。该中心可收集24大类的危废,年运营能力达9720吨,解决了企业危废处置难、中转难以及环境风险点多、分散等痛点难点问题。

“我们中转中心将企业危废的产生、贮存、转移以及处置全生命周期的数据纳入智慧化管理平台,进行合理的管控、集中监管,构建智慧化、现代化的危废管理网络,为南雄环境区域的保护以及经济发展贡献力量。”南雄高新区危废收集中转中心技术总监吴东舢介绍道。

自2023年启动“无废城市”建设以来,该市以工业固体废物、农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危险废物等五大类固体废物为重点,制定了5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50个三级指标的“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通过强化顶层设计引领、废物综合管控、生活源固废监管等措施,深入推进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及协同处置、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等,以各具特色的方式“变废为宝”,推动南雄全面绿色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

“‘无废城市’不是没有固废产生,而是产生的所有固废都得到有效的处置。”韶关市生态环境局南雄分局综合股工程师王杰介绍:“通过开展‘无废城市’建设项目,加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到2025年,南雄市全市固体废物产生强度下降,综合利用水平稳步提升,无害化处置能力有效保障,资源化利用体系得到优化,‘无废’理念得到广泛认可,固体废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文、图 | 记者 欧阳志强 通讯员 李思番 卢萍

相关文章:

各地高效落实重大项目 夯实经济发展硬支撑04-12

韶关南雄市:向“绿”而行,深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04-12

珠海公立医院+1!最新进展→04-12

两个镇街携手话共识,佛山东平河两岸融合能否“破界”?04-11

海南整治建筑垃圾违规处置现象 四起典型案例曝光04-10

第137届广交会将于4月15日举办,首设服务机器人专区04-09

山东省烟台高新区以数据推动教学改革——构建智能驱动的精准教学体系04-08

浙江首个LED路灯(储能路灯)批量改造试点在杭州实施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