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棵酸枣苗落户天津商业大学 劳动教育基地成为科研创新阵地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4 19:51:00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陈欣然)穿过一片金黄色的油菜花田,天津商业大学劳动教育基地便展现在眼前。“今天是一次难忘的体验,我们和老师一起种下了63棵酸枣苗,这既是一次劳作,也是我们第一次亲手种下科研种苗。”该校2023级制药工程专业学生邓西漫兴奋地说。

近日,来自河北省赞皇县的63棵酸枣苗在天津商业大学劳动教育基地落户了。酸枣苗是由天津商业大学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学院张彦青教授和赞皇县共同捐赠的科研育苗。

张彦青介绍,京津冀农村山区野生酸枣资源丰富,但附加值与综合利用水平较低。学校团队经过十余年联合科技攻关,创造性地完成了酸枣营养功能成分高效利用的理论和技术攻关并转化为产品,实现了酸枣种植生产的产业化路径,大大提高了当地百姓的收入。“本次把酸枣苗带进校园,也是希望我们的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和参与到我们的科研过程中来,帮助学生培养科研兴趣,提升专业素养。”

近年来,天津商业大学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学院积极探索,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把劳动教育与教学科研主动结合,将一株株科研种苗种在了学校的劳动教育基地。在这里,师生们开展一系列与科研相关的学习和研究活动,从栽种、育苗做起,面对植物与土壤的适配性,他们一遍遍提取分析、调整方案;面对温度和湿度的变化,他们一次次论证实验、查阅资料,把专业学习和科学研究变成田间地头的实践和探索。

正在试验田里劳作的赵嘉怡是天津商业大学2022级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她对着田里的植物一一细数:“兰州的百合、庆阳的沙棘、武清的葡萄、西青的菜花……这都是我们亲手种下的。我们每天会观察它们的生长情况,并记录下来。沙棘发芽了,百合冒头了,酸枣挺拔了……每天都有不一样的惊喜。这样的活动帮我们把课本上的理论真正地和实际结合了起来,那些抽象的知识一下子具象化了!”

谈及这样做的初衷,天津商业大学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田海荣说:“学校开辟了这片劳动与科普教育基地,我们希望把它利用好,将劳动教育与专业课程、科学研究紧密结合,提升学生的劳动意识、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我们会继续引进更多科研植物,让这里不仅是劳动教育的实践基地,也成为科研创新的前沿阵地,成为产学研合作的桥梁。”

作者:陈欣然

相关文章:

63棵酸枣苗落户天津商业大学 劳动教育基地成为科研创新阵地04-14

滇西应用技术大学举办2025年春季学期校园双选会04-11

校企共育、跨境聚能!苏职大南都电商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揭牌04-10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美方发布TikTok延期行政令答记者问04-09

商业连锁板块震荡走强,东百集团、永辉超市等多股涨停04-08

金属3D打印还会“飞”?黑科技藏不住了!②04-08

天津铁路公安处开展系列公安英烈纪念活动04-04

汤臣倍健:未来将加大对有质量和可持续电商业务和品牌的投入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