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4月2日讯(全媒体记者 彭雅惠 通讯员 李建挥)经过半个月保育,30余株人工培育的喙核桃幼苗在山野生根,正式开启野化征途。今天,省植物园发布消息,我省推动珍稀植物野外回归行动再添一极小种群物种。

(4月2日,喙核桃幼苗在山林生长状况良好。 李建挥 摄)
野外回归是将濒危植物种质扩繁后移植到原生境或相似生境中实现资源保护,这是保护濒危植物多样性的重要方式。自2024年开始,我省探索将一批已攻克人工扩繁技术的珍稀濒危植物移栽到环境适宜的山林,为未来实现自然繁育打基础。
喙核桃是新生代第三纪的孑遗植物,其基因密码对研究植物系统发育具有不可替代的科学价值。目前,我国喙核桃野生种群仅存300余株,湖南境内只在通道侗族自治县深山中发现4株百年古树。2023至2024年,省植物园科研团队集中力量,收集到100多粒野生喙核桃种子,历时两年培育出30余株幼苗。

(省植物园科研团队历时两年人工培育出喙核桃幼苗。 李建挥 摄)
此次,省植物园科研团队采用“原位回归+智能监护”模式,将人工培育的喙核桃幼苗移栽到通道侗族自治县野生喙核桃原生境区域,半个月内实时追踪光照强度、土壤温湿度等生态因子,为幼苗构建“智慧保育舱”。目前,喙核桃幼苗在原生境状态良好。

(我省仅有的4株百年喙核桃古树之一。 李建挥 摄)
相关文章:
啥情况?一连几天泪眼红肿、喷嚏不断……04-03
濒危喙核桃,在湖南迎来新生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