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其中明确要求“完善产权制度,依法平等长久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建立高效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2025年肇庆市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要大力培育名特优新、地理标志农产品。
作为知识产权的客体之一,
地理标志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肇庆市以建设国家知识产权
强市建设试点城市为抓手,
积极开展地理标志强县、
地理标志特色小镇、地理标志驿站等
系列地理标志特色建设,
助推区域品牌产业高质量发展。
如今,地理标志已成为肇庆重要的区域品牌。
地理标志数量居全省首位
据介绍,
目前肇庆拥有端砚、
封开杏花鸡等28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以及肇庆裹蒸、岗坪切粉等
21件地理标志产品,
全市地理标志数量达49件,
以上三项数据均居全省第一,
并已实现全市所有县(市、区)
地理标志全覆盖。
2024年,肇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达156.59亿元,同比增长75.35%。肇庆地理标志运用机制改革案例“凝心聚力谋发展 地理标志商标区域品牌谱新篇”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列为全国商标品牌建设优秀案例,并入选2023年全省二十条复制推广知识产权基层改革创新举措,相关工作经验在全国、全省推广。

▲图源 地标产品驿站
一系列喜人成绩的背后,
是肇庆“十年磨一剑”的不懈努力。
肇庆坚持科学规划,
推进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作,
全力推动地理标志品牌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
为加强统筹组织,
肇庆出台一系列文件,
围绕奖补资金申报、
扶持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地理标志管理、
地标特色小镇建设等方面,
加大政策保障力度。
近年来,肇庆积极推动怀集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地理标志类),组织怀集打造农副产品地理标志系列公共品牌,助力区域特色经济发展。肇庆指导怀集县蔬菜、粮油等农副产品地理标志商标培育,并加强品牌保护,建立“地理标志+基地+龙头企业+产业链”的多品牌培育模式。如今,以怀集茶秆竹、汶朗蜜柚、桥头石山羊等7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及证明商标为主,该县已形成“怀集味道”综合类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在建设地理标志小镇,带动农文旅特色发展方面,肇庆积极指导鼎湖区沙浦镇、德庆县官圩镇、高要区活道镇、怀集县岗坪镇做好“土特产”文章,挖掘利用当地丰富的地理标志产品资源,开展地理标志小镇建设。各地为地理标志企业提供知识产权专项服务,并开展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管理和运用促进工作指导,打造区域地理标志名片,打造文旅小镇、农业地理标志小镇。


▲肇庆市地理标志特色小镇(活道大米主题馆)。图源:高要区市场监管局
此外,肇庆还积极建设地标驿站,打造地理标志运营高效平台。肇庆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和地理标志用标企业成功建设3个地标驿站(总站)和10个县区地标驿站,把地标驿站打造成全市促进地理标志产品运营的高效平台。地标驿站通过设立地理标志产品专柜、邀请顾客品鉴、线上直播带货、线下组织旅游等多种途径,有效提高地标产品的曝光度和销售转化率,逐渐形成地标产品的“产、供、销、品”等多重网络。

▲设立肇庆市地理标志驿站封开站。图源 地标产品驿站
地理标志全产业链蓬勃发展
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肇庆地理标志全产业链综合产值164.7亿元,带动就业人口24.3万人。其中,端砚综合产值40亿元,带动就业人口1.5万,用标企业数量12家;高要肉桂综合产值33.26亿元,带动就业人口10万,用标企业数量8家;四会沙糖桔综合产值21.93亿元,带动就业人口1万。
此外,
岭南中药材系列、怀集农副产品、
四会沙糖桔、封开杏花鸡、
怀集茶秆竹等地理标志区域品牌
带动产业发展成效较为明显,
如德庆贡柑品牌价值达108亿元、
封开杏花鸡品牌价值达5.3亿元。

▲四会翠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千亩沙糖桔高标准高效益示范园。黄田镇供图
“截至2024年年底,
全市共有135家企业
获批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
较2023年增加64家;
用标企业年度总产值为29.7亿元,
同比增长30.5%。”
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拥有的地理标志农产品认可度较高。根据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发布的数据,我市的德庆巴戟、德庆何首乌、高要巴戟天等3个品牌入围2022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中药材)声誉前100位;四会沙糖桔、德庆贡柑、封开油栗等3个品牌入围2024中国果品地理标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声誉前300位。在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农业农村部指导,中国经济改革研究会主办的首届中国县域品牌擂台赛上,“小肇上菜”区域品牌荣获银奖,高要高桂虾、“怀集味道”、德庆贡柑、封开杏花鸡荣获铜奖。

▲德庆贡柑。

▲丰富多样的“高桂虾”系列产品。图源 高要发布
品牌优势亟待转化为经济效益
虽然相关工作已取得明显成效,
但不可否认,
肇庆在地理标志建设方面
仍存在一些短板与不足。
“以兄弟城市江门为例,他们仅‘新会陈皮’地理标志产值就已达261亿元。可以说,在地理标志建设中,肇庆将品牌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的能力相对较弱。这与我市农业大市的定位、地理标志数量全省最多的现状不太匹配。”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说。

在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大会推介活道大米。
品牌是产业发展的核心价值。面对我市地理标志数量全省最多但产值总量小、拳头产品弱、用标企业数量少的困境,结合各地特色产业发展特点,肇庆目前正在谋划更加具体的措施,相关部门还围绕“开展地理标志特色建设,将品牌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主题深入调研,借鉴吸收经验,总结提炼了调研报告。
接下来,
肇庆将加强品牌统筹规划、
协同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建设、
加强地理标志产品全产业链布局、
强化地理标志品牌打造和推广、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执法等,
全力推进品牌优势转化经济效益工作,
努力把地理标志产品发展工作打造为
“形成一个品牌、兴旺一个产业、
带动一方发展、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
来源:肇庆市场监管
相关文章:
资产负债率攀升至73.72%,香雪制药预重整背后的“生存命题”04-19
一季度GDP同比增长6.3% 实现近12个季度最高增速 湖北经济拼出首季“开门红”04-18
包头市固阳县78栋智能大棚开建04-18
“低价消耗情怀”?!娃哈哈跨界“试水”运动鞋引关注04-18
向全世界发出新时代的时尚邀约,“世遗泉州 时尚之都”2025泉州时尚周正式启动04-18
达州市第七批民营企业投资机会清单发布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