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铁鹰
龙口市诸由观镇羊沟营村的新地标,是村里的阳光书屋。村民们将书屋比作“一座知识的宝库”,笔者则称其是村民们实实在在的“黄金屋”。
据了解,这座书屋里藏有文史、法律、农业等方面的图书万余册,并以核心阅读区为主体,配套设置了研讨区、休闲区、有声区、个性区等功能区。作为村民们交流思想、分享感悟的重要场所,书屋的建成和投用促进了村庄的和谐发展,激发了村民们的阅读兴趣和生活热情。
笔者觉得,羊沟营村的书屋之所以“火起来”了,首先是因为其“活起来”了。比如,该书屋每年都会开展超过200天的开放阅读活动,并定期举办阅读分享会、亲子阅读时光、主题阅读周等活动,由此吸引了大量村民和返乡创业青年的参与,成了他们家门口的“诗与远方”。其次,是因为其“动起来”了。通常情况下,“农家书屋”最大的劣势是图书资源的缺乏,并使得所藏书目长期得不到更新,结果,书失去“鲜味”,“屋”不得尽其用。羊沟营村的书屋则不然,其自助阅览区不仅与龙口市图书馆联网、定期更新电子图书资源,而且配备了电子阅读二维码,村民们可随时获取最新的知识和信息。
乡村振兴,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近年来,我市重视文化下乡,努力改善农村人口的精神文化生活,打通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为此,打造了农村群众的“书适圈”,几乎每个村都建成了“农家书屋”。不过,令人遗憾的是,有些“农家书屋”建成了却没有用好,个别的书屋甚至平日里常常“铁将军把门”。建成的“农家书屋”利用率低,不仅是文化资源的浪费,而且影响了乡村振兴文化载体应有作用的发挥。
要建好“农家书屋”,更要用好它。如何才能做到?笔者以为,第一,要做好对建成书屋的后续管理,不能一“建”了之;第二,要通过开展多样态的活动,使书屋更具吸引力,既实现“有人来读”的初衷,又能让阅读者“读得好”、常读常“新”。
责编:秦菲
相关文章:
跟着孔子游济宁|探寻孔孟之乡的文化传承04-24
让“农家书屋”成为“黄金屋”04-24
湖南交通工程学院2025年“一校一书”阅读推广活动启动04-24
央企一级子公司,落子无锡!04-24
杭州龚自珍纪念馆举办“龚馆问箫”活动 探讨文人精神与洞箫艺术传承04-22
探访青岛影视基地 | ①北方微短剧基地:“影视+文旅”持续赋能加码04-22
两岸万人同庆妈祖诞辰1065周年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