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家庭病床服务 让居家患者更有“医”靠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07:42:00    

来源:南昌日报

潘铎印(江苏常熟)

据4月2日健康网报道,日前,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印发《上海市家庭病床服务工作规范》,明确家庭病床服务应当以安全有效为准,主要包括诊疗服务、检查检验、护理服务、治疗服务、中医治疗、康复治疗、安宁疗护、药学服务、咨询指导等。

《上海市家庭病床服务工作规范》规定,家庭病床服务对象是居住在辖区内提出建床需求、并由医师评估后经所在医疗机构审核通过的符合家庭病床收治范围的患者。服务对象应当是诊断明确、病情稳定,适合在居家、居住的养老服务机构为主的条件下进行检查、治疗和护理的患者。

家庭病床服务是专业医疗机构诊疗、护理、康复等医疗服务的延伸。当前,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3.1亿,其中3600万失能老人需要专业化照护。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和家庭结构的变化,失能失智、慢性病老年人占比逐年攀升,许多家庭面临着照顾病患的挑战。特别是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连续就医的需求持续增长,诸如中度、重度失能人员,中风瘫痪康复期、恶性肿瘤晚期患者,以及骨折牵引需卧床治疗的患者等,都需要长期缠绵病榻。一个良好的静养环境,对他们而言格外重要。

家庭病床服务模式为那些生活无法自理或行动不便的患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通过这一模式,他们能够在自己熟悉的家中接受必要的医疗护理和持续监护,这一服务将专业的医疗服务直接送到了患者的家门口,简化了他们的就医流程,同时减轻了患者和家庭的交通、住宿等费用支出,降低了患者医疗费用的负担。近年来,多地试点家庭病床服务建设,但因缺乏统一标准,服务水平不一、质量评估困难等问题凸显。上海市出台家庭病床服务工作规范,为开展相关服务提供了工作指引,推动家庭家庭病床服务向规范化、专业化方向发展,提供更精准、更细致、更周到的家庭医疗服务,更好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规范家庭病床服务,可以让群众在家有“医”靠。从大医院走进小家庭,家庭病床是一种制度创新,这就要求当下的医疗服务进行体系再造、流程再造、服务再造,不断丰富家庭病床服务项目,让群众在家有“医”靠。要制定家庭病床服务标准和指南,规范医疗行为,严把医疗质量关,把居家服务做实做细,确保医疗安全。强化科技在家庭病床服务中的支撑作用,配置紧急呼叫、用药提醒等智能系统,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风险早预警、响应零延迟”,减轻家庭照护负担。推动家庭病床服务向规范化、专业化方向发展,进一步优化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专业支撑、医疗相结合的家庭病床服务供给格局,让家庭病床更加贴近百姓实际需求,提高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家庭病床服务是医疗服务向个性化、家庭化和社区化转型的重要尝试。它不仅有助于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减轻了医疗系统的负担,还能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质,家庭病床服务为长期需要护理的患者提供了一个既温馨又家庭化的治疗环境,使他们能在家人的陪伴下接受精心照顾。大力推行家庭病床服务政策,推动家庭病床服务的实施,推动家庭医疗服务水平提升,将不断改善群众就医体验,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指数。

相关文章:

珠江流域部分地区或出现大范围降雨04-04

718.8斤刷新纪录,成为“中国第一胖”!33岁蒙古族小伙56天狂减223斤04-04

三部门发文完善金融纠纷调解工作04-03

啥情况?一连几天泪眼红肿、喷嚏不断……04-03

踩着“风火轮”出征的电建青年04-03

发病后急剧恶化,男子差点窒息!近期高发,很难根治!张文宏发声04-03

康龙化成涨2.21%,成交额2.02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949.66万元04-03

牢牢牵住责任制这个“牛鼻子”(今日谈)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