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奔赴的产业科技创新高地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7 03:59:00    

经南京长江大桥驶入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所到之处,一派热火朝天景象。贯穿六合的501省道将整体拓宽至76米,串联起南航国际创新港、六合智创城等科创载体,科创产业带加速成型。在这片土地上,103个涉及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等的人才和产业化项目陆续落地,实现从实验室到生产车间的无缝对接。

六合区是南京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多年来,辖区缺乏高校、企业质效不高、科技含量不足等问题制约了区域产业转型升级。2021年,六合区启动建设六合产业科技创新港,通过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共建产教园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速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探索“大学+产业+园区”发展模式

2023年6月,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后,晏超仁入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六合区人民政府共同成立的南京长江工业技术研究院,并被派驻至江苏省先进复合材料技术与装备创新中心,进行复合材料构件制造的关键技术攻关工作。

六合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孙波介绍:“六合区和南航共同成立南京长江工业技术研究院,具体负责南航国际创新港的成果转化和运营,即时回应校方和项目团队的需求,协调解决南航国际创新港项目落地过程中的堵点难点问题。”

在航空航天产业片区,记者看到,几乎每个楼栋内都“藏着”四五个实验室或研究所。而每个实验室内,又有数十项和产业紧密相关的成果正“落地生根”。

与过去大学城或者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形式不同,六合产业科技创新港走的是一条“大学+产业+园区”的发展路子。南航国际创新港建设管理办副主任徐永利表示,面向未来,南航不仅做人才培养和“从0到1”的科学研究,更要深耕“从1到10”的成果转化。

推动校地企联合创新

高校帮助企业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难题,高新技术企业协助高校加速概念验证和工业化进程,高新区兼具产业对接、商务配套等功能,“三高”联动,为六合先进制造业提质增效提供支撑。

始建于2001年的六合数控机床产业园聚集了百余家相关企业,创新港带来了新机遇。“过去,大型复合材料铺贴采用人工操作,效率较低。这套系统突破了矩阵式柔性末端曲率调控、多机器人协同铺贴等关键技术,可用于航空航天大型复材构件的自动化铺贴成型。”站在一台数十米高的自动铺贴机前,科研人员李鹏程向记者介绍,该设备的控制系统诞生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航天机器人智能装配实验室,设备主体和配件则由六合本土企业南京速锋数控技术有限公司加工制造。

“我们与南航共同开发生产的定位器,已经应用在国产大飞机C919机翼与机身的组装中,这离不开当地政府的‘牵线搭桥’。”速锋数控总经理谭印书坦言,为了反哺园区,速锋和属地雄州街道共同投资建设了公共检验检测平台,企业检测成本明显降低。

本土企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一批行业骨干企业接踵而至。“对地方来说,吸引‘国家队’入驻并非易事,但我们依托高校和创新港主动链接,利用校地融合模式去搞招商引资,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六合区委书记周勇透露,4年来,相关央企集团及六合本地企业,与南航合作先后成立8个校企联合实验室,带动创新资源在六合迅速集聚。

形成创新链与产业链闭环

一块比指甲盖还要小很多的金属片,竟然是芯片散热的关键部件!“现代芯片功率密度不断飙升,对散热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超过半数的芯片失效都源于散热不及时。”南京瑞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教授王长瑞向记者展示金刚石铝梯度产品时说。金刚石是导热性能最好的材料,但其与金属之间的牢固结合非常困难,团队突破了多梯度一体化制造技术,兼具可加工性和高导热能力,解决了“卡脖子”问题。

在南航国际创新港内,瑞为的多条产线开足马力运转,该公司2022年产值200万元,2024年产值已超过6000万元,发展驶入“快车道”。

多年来,王长瑞主持的新一代高热流密度芯片散热热沉研究所,致力于攻关高热流密度芯片散热技术转化难题。研究所孵化成立南京瑞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2021年12月首批入驻南航国际创新港。王长瑞说,公司的产线基本是“一周一个样”,依托南航的机器人技术,将半自动产线升级为全自动产线。

目前,六合产业科技创新港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工业职业大学等高校合作项目纷纷落户,累计引入5个全国重点实验室、6个省部级创新平台。周勇表示,聚焦新能源、智能制造装备、节能环保新材料和航空航天“3+1”产业主攻方向,六合区力争早日实现工业总产值和地区生产总值“两个千亿”目标,带动地方综合发展能级不断提升。

(本报记者 苏雁 本报通讯员 姬尊雨)

相关文章:

双向奔赴的产业科技创新高地04-27

5名干部拟任新职04-26

链聚新动能 轴承启未来——山东省轴承产业融链固链对接会暨第九届轴承、零配件及专用装备展览会在临清举行04-26

以产业向新助力经济向好(评论员观察)——进一步巩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基础③04-25

河南多地开展涉台宣传教育活动04-25

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济南为AI开发者提供五项“大礼包”04-24

贵州酱酒产业产教联合体成立大会在遵义师范学院举行04-24

央企一级子公司,落子无锡!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