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良法善治”护航高质量发展——市人大常委会2024年工作回眸之一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3 15:25:00    

立良法促善治是新时代人大工作的重要着力点。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全面提升立法质效,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以法治方式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


夯实法治根基

  坚持立法先行。修订《榆林市地方立法条例》,完善立法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要求。聚焦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制定出台《榆林市红碱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条例》,促进解决红碱淖水资源短缺问题,进一步规范开发利用。注重社会治理和文化守护,制定《榆林市统万城遗址保护条例》《榆林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开展矿山生态修复、气象灾害防御等立法调研,对固废乱象、监测服务违法、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等问题进行了查访,为储备立法项目做好充分准备。


坚持立法为民。注重发挥人大代表在立法中的主体作用和密切联系基层群众的作用,制定《市人大代表分专业有重点参与立法工作的若干规定》,增强代表参与立法工作实效。建立35个基层立法联系点,使每部法规都建立在坚实的实践基础和深厚的民意基础之上。组建“法治智库”吸纳15名立法咨询专家进入市人大常委会专家库,为立法工作提供智力支持。积极推进法规草案征求意见平台建设,完善立法协商与公众参与机制。如今,普通民众只需轻点鼠标,就能对法规草案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让立法真正走进群众,努力使每一部法规都成为符合市情、反映民意、顺应时代的良法。


维护法治权威

  加强执法检查。2024年市人大常委会对5件法律法规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组织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执法检查,跟踪督办发现的4方面13条问题。组织开展《陕西省养老服务条例》执法检查,对发现的4方面10条问题持续督促整改,推动我市养老服务工作稳步发展。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实施情况的执法检查,形成5方面的审议意见并督促落实。受省人大委托开展乡村振兴“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形成问题清单及对应的建议措施上报省人大,配合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了企业国有资产法执法检查。


  加强备案审查。制定出台《榆林市人大常委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办法》,组织召开全市地方立法暨备案审查工作会议,提升备案审查规范化水平。对报送备案的19件规范性文件开展审查,对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法规政策、地方性法规明显滞后不适合继续适用的规定开展集中清理。加强对乡镇(街道)备案审查工作的指导协调,选取榆阳区沙河路街道为试点,为推进乡镇(街道)备案审查工作打造实践样板。建成涵盖市、县、乡三级的规范性文件数据库,进一步提升备案审查工作规范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培育法治生态

  强化集成创新。与西北政法大学签署合作协议,通过校地合作,推动学术实践与榆林地方立法、法治建设的深度融合。编印《榆法十年》,对地方立法情况进行全面梳理,为立法工作提供经验借鉴,让立法工作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发展。深入推进理论研究和制度创新,为完善地方立法等人大工作机制体制提供有益参考,推动法治体系集成创新。


  重视普法宣传。普法是法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榆林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宪法宣传教育,审议全市“八五”普法中期工作情况的报告,对普法工作进行阶段性评估和指导,确保普法工作扎实推进、取得实效。开展形式多样的宪法宣传日活动,将宪法知识送到群众身边,让宪法精神深入人心,在全社会营造起尊崇宪法、遵守宪法的浓厚氛围。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在厉行法治的道路上,市人大常委会将继续砥砺前行,不断探索创新,为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榆林贡献人大力量。


来源:榆林日报

相关文章:

浑源交警组织开展农用车编码登记工作04-23

以“良法善治”护航高质量发展——市人大常委会2024年工作回眸之一04-23

央视网报道 | 靖边:小小西瓜苗“嫁”出丰收好底色04-23

广东:将全面从严要求贯穿教育、管理、监督全过程04-21

昭通市召开“云表通”系统分步推广应用工作启动会04-19

广东高院:将涉婚姻家庭、房产物业、劳动争议等作为矛盾纠纷前端化解重点04-19

西藏一事业单位人才引进公告!04-18

榆林首个市级公办托育综合服务中心郡宝乐园开园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