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不便,志愿者帮忙代购;头疼脑热,医生服务上门;“低龄助高龄”,让老年人不再孤独……今年以来,小店区黄陵街道窑子上社区针对老年群体需求,提供覆盖生活照料、健康管理、情感关怀的助老服务,让50余位60岁以上老人实现“养老不离家”。
代购跑腿服务精准
“王姨,您要的降压药和豆腐送来了。”4月26日上午,社区志愿者张玉林拎着鼓鼓的布袋,走进居民王大娘的家。他手中的“代购清单”上,既有米面油、药品,也有帮老人取快递、缴纳水电费的跑腿活儿。老人接过东西开心地说:“不用出门,生活必需品都能送到家,社区服务真好。”
窑子上社区创新推出“需求台账+代购网络”模式,经志愿者通过入户摸排,将老人的需求分为“高频刚需”和“个性需求”两类,分别是药品、日用品和特殊食品、定制理发,并建立分类档案。为保障服务质量,社区推出“双向监督机制”,老人可通过“服务评价表”为志愿者打分,每月评选“服务之星”。目前,30名志愿者覆盖社区50余名老人,日均完成代购服务5单,服务响应时间缩短至30分钟内。
家庭医生呵护健康
“血压有点高,降压药得按时吃。”4月28日上午,社区卫生站家庭医生赵莉花耐心地叮嘱病人。针对行动不便的老人,社区提供“送医上门”服务,已累计入户诊疗30余次。
针对老年人慢性病管理难题,社区推出家庭医生服务,为每位老人每周固定入户诊疗,检查血压、血糖等5项指标,并同步更新电子健康档案。社区活动室设“健康角”,每天安排医生坐班,老人们可免费检测血压、血糖。现在,社区里多数慢性病老人均遵照医嘱严格控制病情,看病所花时间和精力明显减少。65岁的李桂莲说:“以前总怕麻烦儿女,有点头疼脑热硬扛着。现在医生每天都在,有小毛病当场就能解决。”
邻里互助排解孤独
4月27日,55岁的社区志愿者韩秋香来到范润桃老人家,义务为老人讲解智能手机的用法。经过讲解,范润桃老人学会了给嫁到外地的女儿打视频电话。社区以“低龄助高龄”模式破解老年群体孤独感,55岁以上低龄老人结对帮扶高龄独居者,提供生活照料和情感陪伴。
每天下午,社区活动室里,10多位老人聚在一起唱歌、打牌、学剪纸。70岁的王巧莲是这里的“活跃分子”:“儿女在外地,和老姐妹们唱唱歌,比闷在家里强百倍!”
为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社区打造“银龄茶话会”“反诈小剧场”等活动,邀请专业社工设计防骗情景课程,吸引老人参与。今年以来,社区“茶话会”举办3场,老人们学会防诈骗知识的同时,还结交了新朋友。社区的邻里互助服务累计解决老人生活难题100余件,服务满意度达99%。
记 者 周利芳
通讯员 刘凤意 太原晚报
相关文章:
今年一季度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91万亿元 工业品物流总额比重超八成04-29
提供公益义诊、维修、理发等,社区邻里市集为居民送“暖”04-26
以产业向新助力经济向好(评论员观察)——进一步巩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基础③04-25
青海启动实施2025年民营企业服务月活动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