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临沂客户端讯2023年投入使用的郯城钢木家具产业园,如今已成为当地产业转型升级的标杆项目,28家入驻企业、400多名员工在这里共同书写着传统产业的新篇章。

走进园区,宽敞明亮的厂房里,从传统的折叠桌椅到时尚的仿古家具,琳琅满目的产品正等待发往全国各地。总经理王玉军介绍,园区建设得到了郯城县委县政府、李庄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通过《关于推进小微型企业产业园建设的实施意见》的政策扶持,园区获得了1273万余元的奖补资金,这些实实在在的政策红利为园区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这片充满生机的产业园区,承载着李庄镇几代工匠的梦想与记忆。上世纪80年代,该镇的西唐庄村就以“木匠村”闻名,村民们靠着制作橱柜等传统家具维持生计。当市场开始变化时,敏锐的西唐庄人率先转型生产钢木家具。“当时我们推出实惠大方的钢木家具,没想到一上市就供不应求。”一位从业三十余年的老匠人回忆道。进入新世纪后,在当地能人的带动下,钢木家具产业蓬勃发展,鼎盛时期企业达30余家,从业人员超千人。
然而,随着时代发展,传统生产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分散的家庭作坊存在严重安全隐患,落后的生产工艺制约产品升级,有限的土地资源阻碍产业扩张。李庄镇党委政府认识到,必须寻找新的发展路径。经过深入调研,他们创新性地将产业升级与低效用地处置相结合,在原“僵尸企业”的烂尾地块上,规划建设了这个现代化产业园。

“这个地块闲置多年,通过司法破产程序顺利处置,为产业园建设解决了用地难题。”李庄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产业园由山东谊友钢木家具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占地140亩,采用创新的“工业地产”开发模式,规划建设20栋双层标准化厂房,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与传统工业园“摊大饼”式的粗放布局不同,园区创造性地采用“搭积木”式的立体开发模式,建设容积率达到2.1,土地利用率提升40%以上。
“以前企业生产受限于厂房,产能一直未能扩大,现在在钢木家具产业园有了标准化厂房,不仅生产条件改善了,接订单也更有底气了。”鑫峥电器企业负责人感慨道。
产业园的建设不仅改善了硬件环境,更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园区提供灵活的厂房租售方案,贷款利率低,让小微企业也能拥有自主产权工业不动产;设立专业运营公司,为入园企业提供手续代办、融资对接等一站式服务;通过行业协会制定标准,规范安全生产。更引人注目的是,园区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引导企业向钢化、贴膜、仿古、塑钢等高端产品方向发展。
园区的生活配套设施也相当完善。整洁的员工宿舍、宽敞的餐厅、休闲活动区域,为400多名员工提供了舒适的生活环境。“以前在村里的小作坊干活,夏天热冬天冷,现在工作环境好多了,收入也提高了。”一位年轻工人笑着说。
对于未来发展,园区有着清晰的规划。王玉军介绍,下一步园区将实现原材料集中采购、订单共享,推动产品集中销售和工艺设备升级,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同时,还将建设电商直播基地,拓展线上销售渠道。

从家庭作坊到现代化园区,从传统制造到智能化生产,郯城钢木家具产业园的转型升级之路,展现了中国传统产业在新时代的无限可能。随着去年产业园二期工程的完工,这个承载着当地百姓致富梦想的产业,正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焕发新的生机,不仅带动了就业,增加了收入,更让传统的工匠精神在现代化生产中得以延续和升华。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韩广强 胡得理 通讯员 王珍珍
编辑:荀杰
相关文章:
切实解决畜禽养殖污染问题!长沙市生态环境局宁乡分局召开工作座谈会,多方共商绿色发展新路径04-19
包装减量、胶带“瘦身” 新规施行后你的快递将有哪些变化?04-19
合规出海:出海战略与境外资本市场融合之道04-19
郯城民营经济巡礼丨郯城钢木家具产业园:一个“木匠村”的产业升级之路04-19
2025(第七届)航空数字互联技术大会举行 济南临空经济区擘画航空数字化新图景04-19